为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土木工程学院于5月9日下午,在健行楼报告厅组织了党史学习集中教育——“百年芳华,初心永恒”西柏坡精神代代传。本次党课特邀西柏坡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艺术团团长的李亚辉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委员、组织员周巍蔚主持。
讲座上,李亚辉老师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西柏坡精神。这是一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一个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一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个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律己精神;一个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赶考精神。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勇于斗争 敢于胜利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李亚辉老师详细的分析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向同学们讲述了周总理的三封信,毛主席三篇广播稿化解危机这一现代版“空城计”,令人不得不佩服领导人的雄才大略。让大家明白了当危机袭来,不能一味逃避,危机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离开。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机会解决它。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恰当合理的利用危机管理知识,充分发挥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的领导力,必定会转危为安,化危机为转机。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
团结统一 勇往无前
李亚辉老师向同学们讲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齐心协力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才有力保证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赢得民心才能赢得胜利。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之魂。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同努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的维系,就不可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就不可能有今天强大的中华民族。而同学们认清了这一点,就能牢牢把握团结这个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民族之魂。
艰苦奋斗 严于律己
此外,李亚辉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的精神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刘少奇在严重的胃病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筹备大会,用热水袋来缓解胃痛。老师讲述了动人的一幕幕,让成为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的同学们又有了一次新的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壮大、创造辉煌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正是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传家宝”,融入到共产党人的血脉中,抒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的精神赞歌,凝聚起党心民心,使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
展望未来 复兴华夏
高高柏坡岭,滔滔滹沱水。不惧艰难险阻、不断超越自我,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穿越风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回望百年党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何尝不是一部“赶考”史?我们不会畏惧、更不会退缩,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靠敲敲打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大力弘扬“赶考”出发时的西柏坡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态度、“乱云飞渡仍从容”,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最后,李亚辉老师向同学们寄出了殷切的希望,祝愿同学们积极上进,早日加入党组织。本次党课通过特别生动的讲课方式向同学们传授了西柏坡精神,让同学们也正上一层楼。相信同学们日后也能受到西柏坡精神的激励,对生活充满热爱,积极上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