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方网站
励志之星
当前位置: 首页  风采展示  励志之星

星匠人物 | 周航杰:土木青年挥洒汗水,突破创新铸就未来

来源:土木学院      发布日期:2023-04-04      浏览次数:127

图片

图片




个人介绍




周航杰,男,浙江诸暨人,中共党员,现为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专业1903班本科生,综测排名连续三年专业第一现已保研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方向深造。曾担任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学检部负责人执行主席等,获两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浙江省“尚德学子”奖学金,浙江工业大学校级“十佳优秀团干”、浙江工业大学十佳大学生、校十佳“勤工之星”、校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校创新创业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等、校二等学习奖学金荣誉,并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校运河杯二等奖5项、校节能减排竞赛二等奖2项等。主持一项双创项目,参与多个科研课题,主要研究环境友好材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领域。参与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参与设计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个人事迹





日精月进,筑自强之基



他争做“勤学青年”,夯实学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来自农村的他,十分清楚学习是他梦想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石。进入大学以来,每个学期他都会提前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大学三年来,他的综合测评排名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绩点排名从专业第四、第二,再到大三的全年级第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每一学年他对专业知识的认识都不断加深。他的核心专业课程百分之八十以上超过90分,所有课程设计成绩均为优秀,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随着不断进步,他一路斩获了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学生、浙江工业大学校级十佳优秀团干等荣誉奖项10余项,并且仍在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深知发展是全面的,因此他不断拓展自身素质,追求全面发展。书山有路勤为径,每天早晨是他学习英语的黄金时分,他不断巩固语言基础,打磨交流技巧,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并以633分和569分的成绩分别通过英语四六级。他踊跃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提升自身能力。参与校内外配音大赛时,他与组内成员不断练习,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发掘各自的特长与能力,在兴趣中学习,最终获得配音大赛一等奖的成绩。三年来,他累计获得校内外各类英语竞赛奖项7项。

他组建队伍参加校结构设计竞赛,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日夜打磨,作品获得了校赛三等奖的成绩。他也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如校运会、木球赛等,并斩获各类奖项15项。毛教员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不断参加各类竞赛,是他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与自省。




深稽博考,聚创新之能




他争做“鼎新青年”,开拓创新精神,潜精科研能力。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他敢于打破常规、破旧立新,敢于变革创新、与时俱进,敢于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三年来,他累计参与各类科研课题12项,在运河杯、互联网+、节能减排等竞赛中共获奖15项。并参与撰写科研论文2篇,分别录用和发表在校内期刊和国际期刊,实用新型专利2项,一项已授权,一项在审。

随着“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碳中和”元年正式开启,建筑作为与工业、交通并列的三大高耗能领域之一,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他投入科研创新研究,主持双创项目《基于污泥焚烧灰回收利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等多个课题,通过对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的因素分析,采取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回收利用城市污泥焚烧灰的可行措施,有效降低了大量水泥材料的能源消耗,降低了全球温室效应潜力,推动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建材领域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SCI Q1,IF:7.69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他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我校大型多功能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主要存在水平作动器下坠、插销插入与拔出、底座与框架、软件操作界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分析了大型多功能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的操作流程,并指出了实验中危险、繁琐、不便之处,提供了多方面改良建议,包括方便人员操作、提高实验效率的销拔取装置,降低危险系数、避免机器损害的顶推装置,改善用户体验的软件操作界面等,并设计出改良后的补充操作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砥砺研思,立信仰之杆




他争做厚德青年”,贯彻服务精神,聆听青年心声。入团五年后,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自那时起,他便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精神为他人服务,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1年12月,他以先锋指数排名第一的成绩如期转为预备党员,他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扎实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朝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方向不断奋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青春的道路上,他不断奋斗,自成为一名学生干部以来,他带领着一支热情能干的学生骨干队伍为学院同学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建设权益服务摊、维权工作日,维护学生权益,反映同学心声;首次举办了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座谈会,与同学们共同将学院打造成为更好的平台;打造“天工文化节”、“四大杯”等特色学科竞赛,拓宽学生视野,传承匠人精神。因获评浙江工业大学校级十佳优秀团干,他参加了浙江工业大学“五四”青年学生座谈会,与蔡书记和学校领导面对面交流,畅谈青年心声。学生工作中,他争取把每一场活动做好、做精、做细,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带头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聆听青年心声、服务广大青年,于服务“沃土”中汲营养,于服务“天地”中长枝干,于服务“风雨”中强本领,将学院学生会建设成为青年成长、服务、创新的平台。

在2021年浙江工业大学优秀学院学生会评选中,作为主席团执行主席的他,将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给我信任,还你精彩”的口号落到实处,把土木学生会改革后的崭新面貌展示给全校各学院学生会,宣传土木特色,展现土木风貌,带领学院学生会以优异亮眼的表现,获得【优秀学院学生会】、【最佳建设奖】、【最具民心奖】三大奖项并且在优秀学院学生会评选中荣获总分第一!




知行合一,扬使命之帆






他争做“笃行青年”,锻炼实践才干,贡献社会价值。2021年度,恰逢建党百年之际。他所在的团队“励志风”吹入宁波大地,寻找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足迹。团队10人,共走访宁波8地,他走进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传承奋斗使命和红色记忆。作为“励志风”代表,他深入采访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挖掘时代红色记忆,接续榜样力量。他深入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探甬企创新之变。作为土木工程学院学子,在未来积极投身民生工程建设,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他走进大学生农创园,深度学习了这些创业者们逐梦而行的可贵品质。他深入调研“共同富裕示范区”滕头村,解锁滕头“从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到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的共富密码,弘扬滕头精神。他参与锋之社“青鸟探巢”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失独老人家庭,给予帮扶对象温情的关怀。


图片
图片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他说。社会实践仅为半月,但他的志愿服务一直做在平时。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服务与志愿者活动25次以上,已累计近五百工时,现为校二星级志愿者。防疫工作中,他顶着烈日,引导通行,提醒行人戴好口罩;博物馆岗位上,他为游客述起馆史与故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其传递下去;社区服务时,他随工作人员一起登门拜访老人,同他们唠起家常;开学迎新中,他向新生循循讲起校内的学习与生活经验……通过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坚定了自己躬身实践的信念。他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做家教、兼职,在补贴自身生活费用的同时,传授了先行者的知识,为培育下一代学子做出贡献。正因如此,他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了校十佳“勤工之星”荣誉称号,也是对他在校内外勤工的辛勤努力和汗水的认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只有让青春的力量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只有让青春的涌动在历史的浪潮中乘风而起接续而上,只有让青春的创造在复兴的征程中披荆斩棘高歌猛进,才能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坚守伟大理想,担当历史责任,勇立时代潮头,创造崭新奇迹,他矢志不渝投身实践,服务人民彰显担当!






采访问答








图片


1.请问学长是怎么做到学生工作、各类比赛和学业之间的平衡的呢,有没有什么时间管理的技巧可以分享?


我认为,一张时间表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他合理规划时间。在大学生活中,自己可以分配的空闲时间是非常多的。一张时间表,可以告诉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避免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虚度光影。


2.学长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的学科竞赛,竞赛经验丰富,那么学长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第一次参加竞赛的经历,以及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参赛的一些经验吗?


我认为很多比赛并不需要有多扎实的学术知识,首先还是要感兴趣。对于想要参加竞赛但还在观望的同学,他想说的是:“竞赛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你不参加就永远学习不到,报名参加之后就算没拿到好名次,也是能学到很多的。”

图片


3. 学长在科研方面成果丰硕,那么对于学业知识与科研应用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吗?


其实我们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是比较浅的,大多是原理性的,或者换句话说是很难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但还是要把原理的东西融会贯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会参与科研,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自己学习成果和运用专业知识的途径,在科研过程中要多向学长学姐提问,向老师提问,会有很好的收获。此外在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和短学期,也是应用课上知识的关键时间,不仅能够锻炼自己,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作为学生会干部,学长在这样一个团队中有着什么样的感想?对于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图片

加入了学生会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不少,在这个共同努力的大家庭大团队里,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同学,他们给予了起初懵懂的我很多帮助,我也不断成长,大三留任了主席团,也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见我应如是”。也是在我留任那一学年,我们学院学生会拿到了优会第一,三块奖牌的好成绩,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个成就吧。对于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学院学生会势必要在学生活动上、学风建设上、生活服务上付出很多努力,但也离不开学院每一个同学的共同配合。

图片


5.学长对于志愿者、社会实践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


大学四年以来,我做了很多志愿者,累计也快500工时了,这么多次的志愿者活动中,我确实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快乐,去年十月份参加了CBA志愿者活动,确实很快乐,也有很多收获。在“励志风”活动中,我们走访了宁波不少地方,每一处都是宝贵的经验。我们参观调研了宁波许多红色景点,串联起了宁波的红色革命历史,学习了宝贵的革命经验。在农创园,我认识了许多创业的前辈,了解了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政府会给予多少帮扶等等。在共富示范区滕头村,我们了解了滕头发展的历史,他是如何“从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到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这离不开政府的帮扶,但更重要的还是滕头村人民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经营。在青鸟探巢志愿项目中,我们跟着项目负责人拜访、帮助了许多户失独老人家庭,了解了他们的处境与烦恼,也让我们这些大学生看到了这个沉重的社会问题,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


6.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道路还很长,学习的道路亦然。那学长对于未来近几年的生活和学业,有着什么样的规划与打算?


目前还是努力做好毕设,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在进入浙大前打好研究生学习的基础。也希望能够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之后可能出国深造。






结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提升自己到服务同学,他在进取中不断成长,在挑战中不断突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四年来,他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练就过硬本领,孜孜不倦勇于突破自我,在科技创新的大路上高歌猛进,在服务学生的征途中兢兢业业,在社会实践的点滴中展现土木青年的大国担当。他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




图片
END